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智能大楼中标建筑设计方案/TJAD同济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智能大楼中标建筑设计方案/TJAD同济设计▲ 校园总体鸟瞰图

近期,同济设计集团建筑设计一院成功中标上海交通大学新建闵行校区智能大楼项目,该项目坐落于百年名校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南校门(凯旋门)西翼,是校园入口节点的重要门户形象建筑。新楼主要用于电信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科研平台(人工智能研究院、国家、教育部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等)和公共服务测试平台,旨在为交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造一流科研实验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智能大楼中标建筑设计方案/TJAD同济设计▲ 校园轴线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0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约2.78万平方米,地下约1.24万平方米。建设地块总用地面积约1.87万平方米,东西长约355米,南北宽约55米,用地狭长、进深较窄,用地形状的限制对于建筑的平面布置和形体布局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为打造一座独特的巨构型建筑创造了机遇。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智能大楼中标建筑设计方案/TJAD同济设计▲ 校园内主立面效果图

建筑在形体布局上顺应基地特点将建筑体量沿东西水平展开,根据功能需求并置三大功能块,其中国家与上海重点实验室位于东侧面向校门,展示形象,便于参观;人工智能研究院位于基地中部,上下贯通,功能完整;创新创业平台体量面向西侧水体,注重安静的环境与景观的利用。

形体之间利用中庭、连廊和平台形成丰富的共享与交流场地。各单元在功能上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建筑在形象上一气呵成融为一体,建筑总长度218.7米,形象简洁整体、绵延不绝,形成国内高校中鲜有的超长体量科研实验建筑,极具标志性。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智能大楼中标建筑设计方案/TJAD同济设计▲ 中部平台透视图

“数字画卷”和“生态绿舟”是两大核心设计理念:

“数字画卷”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智能大楼中标建筑设计方案/TJAD同济设计

方案徐徐展开的建筑立面如同数字编码一般丰富多变,立面肌理虚实渐变,完整中蕴含多样变化,犹如一幅画卷展示着校园的形象,灵动而又富有层次,流动的信息如山水的形态化成凝固的建筑。

“生态绿舟”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智能大楼中标建筑设计方案/TJAD同济设计

基地现状是校园中难得的一块草木葱郁、配备有健身步道的校园带状公园,本方案用连续的绿化屋面再现基地的原始记忆,用新的立体、多级的活力生态的绿化与户外活动平台空间,打造新的校园公共空间平台,不仅为科研人员服务也向全校师生提供公共空间,促进休闲共享交流。

在对交大校园色彩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交大校园建筑以砖红色为主色调,南部区域采用浅灰色为点缀色。因本项目处在展示交大形象的重要位置,方案选用了代表“交大红”的红色陶板和代表“交大灰”的浅色清水混凝土做为立面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智能大楼中标建筑设计方案/TJAD同济设计▲ 南侧沿街效果图

主立面由7种标准板块通过陶板与玻璃的渐变拼接而成,板块种类少,标准化程度高,便于施工。并可根据室内不同功能需求调整窗墙比,形式与功能良好结合。主入口中庭及东侧局部采用通高玻璃幕墙,虚实结合,主次有致。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智能大楼中标建筑设计方案/TJAD同济设计▲ 主入口透视

智能大楼项目设计方案试图为师生创造一个开放共享、智能智慧、灵活可变的工作学习和实验研究环境。营造开放校园环境、构筑一流科研平台,必将为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推进我国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政策、理论、技术和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撑,助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智能大楼中标建筑设计方案/TJAD同济设计▲ 地下一层室内大台阶透视图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智能大楼中标建筑设计方案/TJAD同济设计▲ 实验室参观走道与半开放研讨空间室内效果图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上海交通大学新建闵行校区智能大楼
项目地点: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设计时间:2019年
建筑面积:4.02万平方米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总负责人:曾群
建筑设计:文小琴、杨旭、张占欧、李荣荣、董艳姣
结构设计:季跃、陈凯、张羿彬
给排水设计:施锦岳
暖通设计:邵华厦、边争
电气设计:陈水顺、徐建栋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 同济设计查看链接。文章内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其权利人所有,特来设计对其不享有任何知识产权,仅做学习交流之目的。若本文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特来设计,以便特来设计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删除、澄清声明等形式),以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损失。

(3)
上一篇 2019-05-31 11:20
下一篇 2019-05-31 16:01

您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号
公众号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