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河间古洋河公园临水亭榭建筑设计/原筑景观

古洋河在河间以东,是历史上河间环城古水道的一部分,然而近代以来,水道荒废,周边工厂和居住区排污严重,让古水道成为排水沟。我们所设计建造的古洋河公园是环城水系整治的重要环节:疏通水道、整治水体并对水体及周边进行生态恢复。我们将水面扩大,并在河道周边加入可供人通行和停留的步行道和构筑,新的古洋河在排洪泄洪功能之外,更成为居民运动休憩、融入自然的去处。

梁亭是便是我们在古洋河公园里设计的两组临水亭榭。亭在这里是我们介入自然的一种方式,它提供了新的观看角度和体验方式,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创造了风景。

河北河间古洋河公园临水亭榭建筑设计/原筑景观

河北河间古洋河公园临水亭榭建筑设计/原筑景观

▲ 梁亭——河北河间古洋河公园临水亭榭

森佩尔在著作中将建造技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the tectonics of the frame 和 the stereotornics of the earthwork。 前一种可以理解为木头之间的搭接形成的框架,后一种是砖石重复砌筑中形成体块和体量。这两组临水亭榭就是通过梁这个构件,将两种技艺上下叠合形成的。

结构表达

建筑分为两层,下层砌块墙提供边界,促成空间开合,上层的构架支撑屋面,得以遮阳挡雨。我们意图让下层的砌体扮演双重角色,既围合空间、塑造场地,同时又通过梁的搭接承载上层屋架的重量。在传统中国建筑中,大梁是整座建筑中最重要的一根构件。大梁的尺寸决定了房屋的跨度,屋架的重量集中到这根构件上,梁的跨度及高度是建筑规模的表达。

640.webp (2).jpg

▲  跨越12米的大梁

我们意图在设计中让梁成为屋架受力的核心表达。经过夸张后的大梁有1米高,跨越整个12米的面宽,但离地面只有不到2.3米高,几乎触手可及。挑高与跨度之间的悬殊比例让梁的看上去似乎跨得更远。梁在外侧的出挑将近4米,巨大的出挑一方面强化了梁的受力视觉表达,另一方面模糊了建筑的内外关系,让墙的内外两面都给人提供庇护。

640.webp (3).jpg

▲  下层的砌体既围合空间,又通过梁的搭接承载上层屋架的重量

640.webp (4).jpg

640.webp (5).jpg

▲  梁下空间

构造

灵感来自于斗拱对于力的传递,梁顶上和柱头上的倒金字塔节点将屋顶的重量向下传递,由方钢管焊接而成,每一朵都四面通透,厚重的屋顶结构支撑在这一根根细小的钢管上,并沿着钢管的方向将重量汇聚至梁上的一点。它们让屋面与支撑结构脱开,让框架的搭接更加清晰。

压得很低的梁不仅给身体带来一种紧迫感,同时也先于屋面限定了“内”与“外”。微微高过头顶的大梁贯穿建筑始终。站在梁后,眼前是梁与地面限定而成的画框,向前漫步会完成在梁下的穿越。这是梁亭中最为独特的仪式,是建筑构件与身体之间的美妙互动。

640.webp (6).jpg

640.webp (7).jpg

▲  冬季的梁亭

640.webp (9).jpg

640.webp (12).jpg

640.webp (10).jpg

▲  公园南段的梁亭

河北河间古洋河公园临水亭榭建筑设计/原筑景观

河北河间古洋河公园临水亭榭建筑设计/原筑景观

640.webp (15).jpg

640.webp (16).jpg

▲  公园北段的梁亭

图纸

河北河间古洋河公园临水亭榭建筑设计/原筑景观

▲  梁亭(南侧)平面图

河北河间古洋河公园临水亭榭建筑设计/原筑景观

▲  梁亭(南侧)剖透视

河北河间古洋河公园临水亭榭建筑设计/原筑景观

▲  梁亭(北侧)平面图

河北河间古洋河公园临水亭榭建筑设计/原筑景观

▲  梁亭(北侧)剖透视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相关项目信息的知识产权归其权利人所有,特来设计对其不享有任何知识产权,仅做学习交流之目的。若文章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特来设计,以便特来设计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删除、澄清声明等形式),以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损失。

(3)
上一篇 2019-03-01 10:36
下一篇 2019-03-01 14:39

您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号
公众号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