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北大附中 改造过的校园核心区

回想少年时光,多少人记忆当中最难忘的经历、最精彩的一瞬、最知心的对话,都发生在校园里的某个角落。去年,Crossboundaries在为北大附中本校、及其朝阳未来学校分校改造校园景观的过程中,重温了校园的青春飞扬,也重新思考了它对教育的意义。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北大附中 返校校友途经昔日老球场,今天的下沉式活动场

众所周知,如今,在很多创新教学空间,自由布局的教室和走廊正成为“标配”,其背后的理念是将对空间的支配权更多地还给学习者,激发他们的主动性。那么校园呢?作为全校师生通行、活动、驻留的综合场所,校园丰富的层次更加接近真实社会,也就比很多功能空间蕴含更多跨界、多元的教育和交流机会。所以,校园同样——甚至是更需要一个宽松、友善的语境,让孩子们在一生当中最富生机、充满可能的年华,有机会在这座“舞台”上反复彩排自己的人生未来。

于是在此次两校改造过程中,我们确定的设计原则是,围绕学生的真实需求和体验,将传统高度分割而封闭的“刻板空间”,化解成更加开放而连续的“自由空间”。

校园故事一:
北大附中本校——路径自由、空间打开

在国内略有些年头的校园或单位大院里,总能见到主配楼、运动场、绿化区等功能区规矩排布,其间以车行干道串连的空间格局。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北大附中本校也不例外。半个多世纪以来,其校园面貌虽几经更迭,仍保留了很多历史的痕迹。

时值今日,北大附中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理念,鼓励学生释放天性、自主决策。校方继2016年委托Crossboundaries对其教学空间、体育馆和艺术中心进行改造后,又计划调整这座老校园核心区的景观。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改造策略

还路于人

我们发现,传统校园里的交通动线基本是以车行干道为主导、人行动线依附于两侧的。这样,虽然人员在校园内通行与活动的频率与范围都远大于车辆,其优先级却被排在了车之后。

当“车行”逻辑凌驾了“人行”逻辑,一方面,灵活的双脚总要跟在车轮后面“绕远路”,降低了行人通行的效率和可达性;随时可能发生的人车混行又会降低舒适度和安全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师生们在校园里除了基本通行,还需要进行各种休闲和交流;而在被车道切割的校园里,这些空间又在哪?显然,这座校园需要一轮人、车优先级的调换。于是我们同校方协商,把校园核心区的一条主要机动车道彻底取消,把更多路权和活动、停留的自由还给师生。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校园中心的机动车道取消后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自由的校园,怎么走都行

消灭“孤岛”

路的问题解决后,为将整个校园连缀成更完整的自由区域,我们又逐个优化了若干空间封闭或功能单一的“孤岛”。

校园中央,原有一处四周高耸着铁丝网的封闭篮球训练场。校方在向全校师生征求校园改造意见时,呼声最高的一条就是“保留老球场”,因为那里承载了许多校友和在校生最美好的校园记忆:课间十分钟也要冲下楼打会球,烈日下或大雪天都不在乎,切磋出的友谊,帅气的中场三分、集体荣誉的巅峰、怦然心动的时刻……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篮球场功能被保留

当学校的新体育馆建成后,我们综合考虑了空间利用效率,将其改造为一处四通八达的“下沉式活动场”——拆掉“铁笼”,把两片练习场合并为一个标准篮球比赛场,并于四周添加了看台和一些自由形状的坐凳。于是,这片场地被充分打开,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行人通行的路径,并强化了校园实体空间和视觉上的联系。现在,全校师生不仅仍有机会为热烈的户外篮球赛呐喊、助威,还能更加轻松惬意地在这里通行或休息。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打开球场“铁笼“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封闭空间变得可随意通行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观赛席也是休息处

校园核心区的大草坪虽然允许进入,但大家不习惯直接坐在草上,也没人愿意在这空荡荡的地方久留,就成为一处面积很大、利用率却较低的场所。我们希望让所有“看的绿化”都转化为“人的空间”,就在草坪内部及道旁树周边添加了各种户外坐具,使之摇身一变成为“露天教室/客厅”,让惬意的交流随时随地发生。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大草坪“变身”记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大草坪与坐凳结合,不再拒人千里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自由布局的坐具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与绿化融为一体的“露天客厅”

我们还在一条原先光线昏暗、功能模糊、利用低效的楼间消防通道,地面铺设了跑道,墙体间嵌入功能件,升级为一处集跑道、休息区、宣传栏于一体的复合功能空间。其中的百米跑道成为学校利用率最高的体育训练场地之一。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通道示意图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无用消防通道变成高效运动空间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嵌入功能插件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增加的宣传栏

校园故事二:
朝阳未来学校——整体设计,让教育弥散在校园

朝阳未来学校是一座整体改造的新校园,这在设计上给了我们更多主动权。该校教育者相信,“教育无处不在”。所以校园应该是室内教学空间的延续,价值一致,不可割裂。于是我们基于“从建筑到标识”的整体设计方法,从一开始就将景观也纳入考量。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景观成为空间的延伸

不止跑道

在朝阳未来学校的校园内,我们布置了一条承载着教育意味的慢跑道,成为景观语言与教育理念一致性的集中体现。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未来学校 校园平面

这条跑道不仅提供必要的运动功能,也是一条高效利用占地的校内步行主路。它以自由形状连缀起校园各空间,与沿途的建筑、场地分别形成尺度适宜的关系。“环形”路径均等的可达性,宣示了校内所有空间的平等地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跑道在潜移默化间,成为一名鼓励学生自在、自主决策路线与行动的“教育者”。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贯穿校园的跑道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跑步的学生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跑道与沿途场地形成尺度适宜的关系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运动场与建筑和谐的关系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建筑立面

积极边缘

校园围墙这类所谓“次要”元素往往不受重视,缺乏设计投入,成为极少与人产生互动的消极空间。但我们尝试为它赋予一些积极功能。

在朝阳未来学校的校园边缘,我们没有建起围墙,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内置了屋顶和座椅、并最大程度增加了通透性的“游廊围栏”。不仅为校园内部人群提供了非正式社交空间,也强化着校区与社区的联系,鼓励学生接触真实世界。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通透的游廊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非正式社交空间

反思:校园需要景观设计吗?

提起“景观”,很多人觉得就是小事一桩。确实,对于包括学校在内的很多公共建筑项目,景观通常都属于较次要的环节,往往在项目主体完成后,根据经费、工期等现实条件“填个空”。尤其学校,很多时候更是侈谈“景观”的,只能在满足了教学必需的核心功能后,依照绿化率要求布置些植被,再点缀几处校园小品。

但校园景观真的等于可有可无的装饰吗?

今天,个人与物理空间及人文环境间的关系、学生如何获得自我认知和充盈的内心,都日益成为现代教育探索的范畴,也是Crossboundaries设计的起点。这两座校园经过改造,将之前一直被需要、却受传统布局约束的自由空间,一步步释放了出来,以各种形式和尺度,相互融为一体。同时,校园空间的总体利用效率也得以提升。它们令我们愈发体会到,教育的迷人之处,就在于美好的效果往往取决于细节上的匠心。

北大附中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Crossboundaries

▲ 与人产生互动的积极空间

北大附中本校项目信息:
地点:中国,北京
客户: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总场地面积:51560平方米
设计周期:2018 年3月至2018年5月
施工周期:2018年7月至2018年9月
完成时间:2018年9月
设计方:Crossboundaries, 北京
合伙人:Binke Lenhardt(蓝冰可), 董灏
设计团队:于兆雄,侯京慧,胡冰煜,高旸,郝洪漪,Irene Sola, 汤佳音,王旭东
合作方: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元景景观建筑规划工作室、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五建筑设计院
摄影:杨超英,郝洪漪

朝阳未来学校项目信息:
地点:中国,北京
客户: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总场地面积:25916平方米
设计周期: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
施工周期: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
完成时间:2018年5月
设计方:Crossboundaries, 北京
合伙人:Binke Lenhardt(蓝冰可), 董灏
设计团队:高旸,Andra Ciocoiu,Natalie Bennett,郝洪漪,王旭东
合作方: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元景景观建筑规划工作室、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五建筑设计院
摄影:杨超英,郝洪漪,董灏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 Crossboundaries查看链接。文章内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其权利人所有,特来设计对其不享有任何知识产权,仅做学习交流之目的。若本文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特来设计,以便特来设计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删除、澄清声明等形式),以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损失。

(15)
上一篇 2019-07-10 15:46
下一篇 2019-07-11 09:52

您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号
公众号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