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g-联创国际
-
中海 · 厦门东湾 建筑设计 / UDG联创
海鸥飞处,海浪波光粼粼之处,融入这无垠海天,内心的安宁即是家之所在。浩渺心事随层层律动的线条,荡向诗和远方。每一次归家的日常,仿佛滨海假日的浪漫之旅。 项目位于厦门集美区,近邻大海,景观资源优越。设计师回应厦门的人文情怀和海岛情结,将海景资源极致利用,将海洋氛围充分展现,打造海景社区,定义浪漫海居生活方式。 01规划 / 向海而居 “一个建筑应该看起来是从那…
-
三亚崖州湾南繁科技城幼儿园小学 建筑设计 / UDG联创设计
伴随着中国的高速城市化,对城市教育设施的需求也增长迅猛。近十年来,教育建筑的建设席卷全国。同时,新的教育理念也渐渐深入人心。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严格的规范下,创造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高品质新型教育空间,是集团十几年来教育建筑实践的探索方向。 在该项目中,集团创新设计中心本务工作室团队延续了一直探索的主题:将“社区活动中心”的概念引入教育建筑设计中。将不同功能空间…
-
郑州航空港第八安置区配套中学暨郑州第130中学 建筑设计 / 上海联创设计集团
郑州市第130中学以“开放型空间”作为切入点,通过“组团院落”和 “二层活力平台”空间的打造来营造集约化校园;在遵循整体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把细部设计作为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品质地呈现建筑的细部之美。 郑州市第130中学是一所30班的初级中学, 基地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东第八安置区北部, 第八安置区是现代产业服务中心,未…
-
华侨城空港小镇社区中心与幼儿园 建筑设计 / 联创设计
在该项目中,联创设计集团创新设计中心 UDG中国,延续了一直以来的探索实践:研究幼儿园这一类型的教育建筑,如何作为一个积极的,更具公共性与开放性的空间,来回应城市空间与城市生活,融入所处社区环境,给社区公共空间增添活力,甚至辐射至更远的范围。 设计在有限的用地和建筑体量下,将社区中心和幼儿园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采用集约、复合的布局模式。还通过引入社区生活场景…
-
保利台州 “未来社区”5号地块 建筑设计 / UDG联创
“未来社区”的概念,在几年前进入大家的视野。2019年,浙江省两会首次将“未来社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启动未来社区建设试点。 项目所在的社区,凤栖社区,是经浙江省发改委批复的第二批“未来社区”试点社区,聚焦以人为本、多元共享、活力链接、无限邻里的未来社区理念。规划设计以多元立体的社区服务轴,串起邻里中心,文化街,TOD商业三个部分,由此塑造出一个社区…
-
淮安中海淮上景明苑示范区 建筑设计 / UDG联创
晚晴台榭增明媚。已拚花前醉。更阑人静月侵廊。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 ——苏轼《虞美人》 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自然观,“天人合一”。居住空间与自然的融合、互动,是国人对于山水、自然与人居的哲学思考,千百年来,逐渐形成了国人对理想栖居的统一向往,集体记忆。 本项目借鉴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营造与自然交融,层层递进,层次丰富的现代园林空间;用舒…
-
铁狮门上海尚浦汇一期 建筑设计 / UDG联创设计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懂得如何舒服地行立坐卧。享受阳光、阴影、淋到身上的水、土地和所有难以清晰定义的感受。” ——约翰·伍重(Jørn Utzon) 项目位于上海杨浦区,一个发展迅速的繁华区域。地块内有地铁10号线和12号线的站点。设计积极回应复杂的城市环境,协调各方矛盾,力求建立起与周围的和谐关系。 同时,设计师以自然界“山谷”的型态为模板,在…
-
无锡市匡园双语学校 建筑设计 / UDG联创
中国高速城市化带来对学校的需求暴增。近十年来,新校园的建设席卷全国。随着一批校园的建成、使用,快速建造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逐渐暴露:严苛的设计规范和传统的模式下,呈现僵化的行列式布局和单调的空间形态;建造周期短,预算有限导致建筑缺乏品质感。 本项目遵循新型教育理念,强调启发与交流,引入开放链接型校园的概念,力求突破线性的、枯燥乏味的秩序化校园空间,在满足体制内…
-
武汉华中·中交城 建筑设计 / UDG联创
项目为中交集团华中区域总部基地,定位于世界级行业交流与贸易平台,希望成为经开区域地标性的办公商务建筑群,以及江城大道上的形象门户。建筑采用化零为整,超大尺度,水平方向连续占满基地用地界限的建筑体块,加上180m的区域第一高楼,形成标识性极强的巨构,重新塑造、定义城市空间。 在巨大体量下,设计师以大悬挑钢结构桁架,大跨度钢结构连廊等方法,使建筑物以大跨度的悬挑…
-
枣庄市民服务中心 建筑设计 / UDG联创
项目突破通常公共事务窗口建筑冰冷的形像,将建筑融入自然,将艺术融入生活,创造了一个属于市民的,灵动、浪漫的,独一无二的公共文化地标。 设计师以抽象和具象相结合的方式,回应场地和建筑的精神诉求。从城市、自然、人文等多维角度思考,以自然与文化的交融为设计出发点。 设计从枣庄市的市花,石榴花获得灵感,在屋面设计中打造了八片梭形“石榴花瓣”单元,以流线形的起拱玻璃连…
-
无锡启迪协信科技园 建筑设计 / UDG联创
无锡启迪协信科技园WuXi Qidi Xiexin Science&Technology Park 搭上中国制造40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的产业园经历了最初的工业园区,到产业社区的发展历程。 随着中国高科技的发展,产业升级,中国智造的崛起,以高科技产业入住为主的园区如雨后春笋。这类园区对园区空间,服务配套,氛围营造,社群建立,社群粘性有更多、更高的要求,…
-
合肥华地金融中心 建筑设计 / 上海联创设计
设计回应城市机理,以理性、高效的形体,优雅的比例,简洁精美的细节,成为区域的地标建筑群,为其成为金融中心奠定了高标准的基调。 项目背景Background 基地位处黄潜望地块,占据蜀山、政务、老城区三区交汇枢纽区块。东沿潜山路;北临皖河路;西临华地一期学府名都住宅区;南侧为待拆迁居住用地;西、南两侧均临小区级道路,交通便利。周边已建成港汇广场、乐购中心、新华…
-
三亚保利浅海时光里 建筑设计 / UDG联创
建筑中往往包含一种神话般的、精神性的(mythological and spiritual)品质。—-彼得·埃森曼 在这个中国大陆最南端,面对广袤南中国海,有着最美夕阳的场地里,设计师捕捉自然中最重要的元素:大海、天空、夕阳,加入三角形和圆形两个强有力的人工元素。用可度量的建筑体在不可度量的无垠海天之间,写成对时间、永恒和神圣,或温馨浪漫,或冷峻…
-
茂名 保利东湾·宸悦 建筑设计 / UDG联创
自然界的所有物质,高山和流水、空气和我们,都是由消耗“光”而存在,而这一团被称为物质的实体投下阴影,那阴影属于“光”。——路易斯·康 除去了自然的外在形式,高度抽象的立方体组合提供了高辨识度的整体形象。内含世间万物的普遍秩序、均衡的抽象与纯粹之美,给了建筑直击心灵的感染力。 设计师本着自身对光线的洞察和体验,把不同特质的光线引入场景中,用光刻画空间,营造了一…
-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光启园 建筑设计 / UDG联创
设计吸收并表达了对场地的记忆,以理性、简洁的体量,严谨的形式和精美的线条,呼应场地原有的工业背景,展现了纯粹、精湛的技艺之美。 项目背景Background 光启园四期项目北临钦州北路、西临虹漕路、东临苍梧路,是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核心组成地块,邻近地铁换乘枢纽。设计范围在地块东北角,北临钦州北路,东临苍梧路。 ▲ 本次设计范围 本设计范围在一个部分已经…
-
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第八安置区小学 建筑设计 / UDG联创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带来大量的教育配套需求。快速建造摆在了第一位,这使得设计者往往无暇顾及其他,空间设计也仅仅为了满足基本使用功能和设计规范,从而导致校园环境的简单化、不合理,甚至简陋粗糙。 本项目为配套安置性质,周期短,用地紧张,预算有限,这应该是中国高速城市化过程里的一个普遍现象。设计师如何在有限条件下,化解一个个矛盾,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论…
-
宁波效实中学东部校区 建筑设计 / UDG联创设计
学校始于一棵大树下。—-路易斯 · 康 设计过许多学校建筑的路易斯 · 康,认为最初的学校开始于人们在树下交谈,分享智慧。这位著名的建筑诗哲精妙的比喻在于:学校的根本是思想的交流,而“大树下”则寓意了空间的界定与开放,以及与自然的融合。 场所是有精神和力量的,学校的场所精神应该是可以激发人们交流互动,让人们更多地感知自然,融于自然,能获得伴随一生…
-
郑州航空港第八安置区第130中学 建筑设计 / UDG联创
本项目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第八安置区的配套安置项目之一。如何在有限的项目预算下,创造高品质的空间,是对建筑师设计及各方面把控能力的考验。 设计从新型教育模式对空间的需求出发,溯本清源,回归本质,营造丰富精彩的多层次空间;精心研究材料的特性,细部节点,让有限预算下的材料有高格调、高完成度的表达。 01项目背景Project Background 郑…
-
启东市社会福利中心 建筑设计 / UDG联创
本项目是一个CCRC(持续照料退休模式)社区。核心概念是“家”、“园”、“变”,以“融合自然,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营造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关怀,充满幸福感的空间。 家园的情感共鸣,就藏在人们内心对日常生活平淡而美好、亲近而自然的记忆中。设计通过精妙的空间组织,平实但丰富的建筑造型,为人和自然、人和空间以及人们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适宜的精神和物质场所。 0…
-
杭州信达滨江壹品 建筑设计 / UDG联创
本项目地处钱江新城核心区,资源优越,地块为当时的地王。设计采用超大栋距,近30亩集中绿化的规划布置,奠定了卓越的居住品质。 空间和景观布局充分利用资源,注重层次分明,丰富多变,以满足人性的多层次需求:内心归属感、亲近自然的自由放松感、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身份感等。 建筑立面设计剥离出西方古典建筑的细节形式和比例要素,融合了东方建筑美学的含蓄内敛,舒缓沉稳,形成…